- 温州网
-
温州民企,排队上市去!
- 时间:2008年04月02日 08:54 稿源:温州网http://www.66wz.com/ 字体:大 中 小
- 具备上市条件的温州众多企业,也正在厉兵秣马。一个千军万马奔向上市之路的“后发优势”,正在酝酿之中
温州网4月2日报道:去年以来,温州涌动着上市潮,“海上温州”在他的博客中说:
背景:温州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上市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
“上市!”
“上市!”
进入2008年,温州的企业最为关心、最为关注的,就是这一个话题。具备上市条件的温州众多企业,也正在厉兵秣马。一个千军万马奔向上市之路的“后发优势”,正在酝酿之中,正在形成之中——
2006年4月18日,瑞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结束了在美国OTCBB近两年的柜台交易,转至纳斯达克主板挂牌交易;8月23日,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2家企业的成功上市,分别打破了温州民营企业在海外和国内主板上市零的记录,这应该是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
2007年11月,中国鞋界发生了一件让所有老板都睡不着觉的大事:百丽国际花费巨资收购兼并了著名鞋企——江苏森达旗下的5家公司,上市了。王振滔说,自己一个星期没有好好睡觉。
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也做出迅速反应。他告诉自己的团队:“百丽一上市,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它现在想买谁就买谁”。第二天,钱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第一句话就是,“百丽随时有可能来兼并我们”。业界评论说:百丽上市后是“麻雀变成了凤凰”,把中国鞋业的格局搅得天翻地覆。
这一事件过去之后,奥康痛定思痛,下了决心,无论如何,要上市去,上市去!
是不是一家上市公司,决定了企业具有截然不同的市场竞争地位,这给温州老板上了一堂生动的资本教育课。
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感慨地说:“上市之后,我们才清楚地意识到,企业的地位无形之中,上升了不少。”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初,在江西南昌的一次招商竞争中,报名的企业有10多家,最后那些没有上市的企业或是主动退让,或是被淘汰了,剩下来的是两家上市公司:都在浙江省内。经过最后一轮角逐,报喜鸟胜出,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南昌市区的一个黄金店面。
这样的实例还有不少。温州某知名企业参与杭州市某金融单位的一次招投标活动,因为不是上市公司,在第一轮筛选中最先出局。此事让该企业的老板很懊恼。
温州某化工企业,原来在全国同行的排名是前5位。可是去年,广东的一家企业上市了,这就把其他4家原本不相上下的企业远远甩到后面。“我们如果不上市,怎么追也追不到这家企业,这样的局面真是触目惊心。”这位温州女老板非常坚决地向温州市政府领导表态,说:“我们一定要上市,要创造一切条件争取尽快上市。”
徐纪平是从绍兴来温州就任常务副市长的,他结合绍兴县、市的实际情况,下了很大的决心、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在温州力抓企业上市工作。
他多次对温州老板和县、市、区领导说:
“企业要上市,要有条件,还要有决心,两者缺一不可。上市能够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市具有很强的品牌传播效应,上市对温州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意义非同一般。”
在徐纪平来温州之前,人们已经看到,绍兴的上市企业已经超过20家。绍兴一个叫杨汛桥的小镇,人口不足3.2万,竟有8家上市公司,这样的神话怎么让温州动心?
于是,2007年8月,温州市金融办成立了。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温州银监分局副局长的张震宇被委以重任,担任这个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既没有权力、也不知道它将要做些什么”的市人民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的第一任主任。
非常热闹的一天,真的来到了。
2007年8月16日,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这一天,对上市非常感兴趣的温州知名企业——做皮鞋的奥康集团、红蜻蜓集团,做服装的美特斯·邦威集团、森马集团、红黄蓝集团,做电气的天正集团,做泵阀的凯泉集团、宣达集团等30多家民企的主要负责人,来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他们一方面是为报喜鸟祝贺、助威,另外一方面是观摩其上市的精彩时刻,体验胜利者的喜悦心情。
民营企业上市不单单是企业行为,也是需要着力推进的政府行为。这已成了温州上下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标志性工作之一。
“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企业的上市意识,提高企业上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温州市金融办的工作任务之一。”张震宇说。
经过张震宇带领的温州市金融办的努力,市委、市政府关于上市工作的政策思路和举措,更加明晰、更加有了针对性。一个“拟上市方队”,也在温州经济版图上,逐步清晰起来。
目前,温州“拟上市企业”,大致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行业众多、区域分布很广;二是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充足;三是“拟上市企业”基本上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四是“拟上市企业”的积极性较高,上市的形式多样。
2008年3月20日以来,关于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消息,更是让张震宇等人十分兴奋。“浙江省证监局局长王宝桐前段时间在温州调研时指出,温州5年内会有几十家企业上市,温州的老百姓很有钱,投资意识很强,所以说,温州的上市公司很有前途。”张震宇说。
王宝桐这番话有三层含义:一是温州企业要抓住资本市场将会大发展这个机遇;抓住了,就不要放弃;二是温州市政府要看到,这个机遇来了,就要加紧排除障碍,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三是温州民间雄厚的资金实力,是上市公司的强大后盾。温州人买温州上市公司的股票,那是天经地义的呀。
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张震宇说,“温州企业上市的最佳时机来到了”。
我们了解到,市委2008年“17号文件”确定了推进我市上市工作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使“拟上市企业”总数达到30家。在2008年内,争取7家企业上报材料,力争3家企业上市,另外,在创业板推出后,争取2家企业上报材料,1家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明年希望有多家企业进入创业板。
尽管审批的程序非常严格、繁琐,温州“拟上市企业”,仍然在排队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5年之内,温州会有几十家企业上市,一个生龙活虎的“温州板块”,将会在资本市场形成。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
-
[244]网友:大风哥 ip地址:[ 125.110.141.*] 于2008-04-03 13:18 发表评论: 深入实际,在一个比较的起点上关注温州,很大气,作者的求证精神值得肯定。
[226]网友:天人 ip地址:[ 172.31.251.*] 于2008-04-02 09:19 发表评论: “海上”的博文不错。
[224]网友:001 ip地址:[ 172.31.251.*] 于2008-04-02 09:14 发表评论: 温州民企上市,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