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互动报道 > 代表在线 > 访谈实录 正文

原创频道 体验·记录·分享
  • [视频]关注双南线禁鸣问题 各方体谅共创和谐

  • 时间:2008年06月20日 07:32 稿源:温州网http://www.66wz.com/    字体:
  • 市区双南线需要禁鸣吗?怎样让双南线的交通更加令人满意?本期《代表在线》邀请市人大代表、该路段管辖交警、热心市民来到访谈现场,与网民共同探讨。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代表在线》直播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小枫,今天我们节目要和网友聊一聊禁鸣的问题。双屿至南白象这个路段长达十几公里,沿途有居民住宅和学校。据交警部门预测,该路段日均车流量达6万多辆车子,汽车喇叭声不绝。据附近居民反映,夜深人静的时候,刺耳的喇叭声更是非常揪人,所以很多沿线居民希望该路段可以禁鸣;但另一方面,双南线事实上承载着过境公路的部分功能,如果禁鸣了,路上的安全隐患会非常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双南线该不该禁鸣?如何加强该路段的管理?……今天我们请几位嘉宾与网友一起探讨这些问题。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嘉宾,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人大代表贾锡良,以及市民代表、瓯海中学历史老师刘振吉,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巩建华,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陈晓峰,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沈建国。

          晚上喇叭很响,吵得睡不着觉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向刘振吉老师了解一下情况,刘老师是居住在双南线附近吗?

      刘振吉:我没有住在这里,我同事住在这里。有一天,我看到早上来上班的同事感觉很累的样子,就问他:你怎么回事?他说晚上喇叭实在太响,响得睡不着觉,他是住在三维桥的旁边。后来,我把这事跟人大代表周秀文反映,周代表说可以提一下建议。没想到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这么重视,这一点让我很开心。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双南线是由交警支队一大队跟四大队分别负责的,我们也请今天到现场的警官介绍一下该路段的情况。首先有请一大队陈晓峰警官。

      陈晓峰:该路段禁止大货车通行,禁止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里面有四大工业区,像得胜工业区、鹿城工业区、高新工业区、炬光园工业区。还有商贸城市场、浙南农贸市场等等,大致情况是这样。

      主持人:也就是说晚上十点之后大货车是可以通行的,大多喇叭声可能就是十点以后制造出来的。我们请四大队讲一下那边的情况。

      沈建国:我们四大队二中队管辖的总长是8.6公里,从双南线炬科路开始一直到南白象,禁止外地车辆驶入的路段大概9公里,时间也是跟刚才说的,晚上十点以后,早上七点以前外地车可以进去,其余时间不能进。刚才那位老师说的我有同感,因为我们这条道路是县级道路,是公路,一是外地车辆很多,路况不熟悉;二是横穿马路的群众很多;还有就是车辆很复杂,摩托车三轮车很多,开车经常受到视线影响,所以驾驶员按喇叭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在路上管理的时候我们也感觉到这些。

           城市化进程加快,禁鸣区域不断调整

      主持人:我们今天也请到了交警支队的秩序大队,我们请巩建华警官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交警对这双南线的管理是怎么样的。关于禁鸣的事情跟大家讲一下。

      巩建华:我们温州市实施禁鸣是1995年开始,开始先要解决主要城市道路人民路、府前街、信河街等,包括原来的解放南北路,这是初始阶段的禁鸣。97年以后,我们老的建城区逐步在扩大,98年的时候,建城区的面积是98平方公里,去年我们是164.1平方公里。所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整个城市的面积在加大,这样的话给我们交通管理业带来了新的课题。

            巩建华:禁鸣是城市发展的需要,禁鸣喇叭是减少环境噪声污染的需求。支队这几年在原来小建城区的范围逐步调整,主要大的有两次调整,98平方公里的范围,北以瓯江为界,南以温州大道为界,东是府东路,就是原来老的黎明东路,西至双南线,这么一个区域实施禁鸣的。随着这几年城区建筑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开始整个管制区域禁鸣区域进行了调整,随着瓯海大道建成,开始往南调整,北方还是以瓯江为界,东面调整到汤家桥路,南则调整到瓯海大道,西侧调整到翠薇大道。我们调整的主要路口都设置了禁鸣标志,刚才陈大队讲的,我们四大工业区有十几个市场,这些市场需要大量的外地大型车进入,这样的话就引发了驾驶员地况不熟悉。我们公路的等级比较低,安全设施低等等原因,从而引发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否禁鸣问题。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问一下贾锡良,关于禁鸣问题目前网上讨论很热烈,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那么你来向大家谈谈你的意见。

      贾锡良:我比较清楚的是2001年,这一段路原来是过境公路,以后改成城市道路,从双屿下面双桥上桥一直到南堡,南堡就是老的104国道和瓯海大道的交叉口,也是经过十里亭到化工市场。现在老百姓反映喇叭鸣叫这里面也有几个原因的,我认为晚上喇叭声响老百姓是有意见的。我们新的西过境公路还没有造好,如果西过境公路造好了,大家自然会往那边走。在新过境公路还没有造好的情况下,借道的实际上是乡村道路、隧道,再经过瓯海大道临时走的。了解的驾驶员晚上干脆就从三桥下桥,从十里亭至南堡方向走。另外,晚上开车到三维桥,桥不是很平,大车一开动不用说喇叭,地面震动就很大,喇叭加上震动,所以周边的老百姓反映很大。所以我想真正把喇叭一下子禁止也不是很现实。

      主持人:在我们的直播过程中,已经有网友不断给我们提问题。有网友想问交警,能否给双南线一个概括,它到底是怎样的一条道路,有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沈建国简单回答一下,从称呼上讲,双南线是公路部门的称呼,属于县道,原来建设的初始阶段是过境公路,属于104国道,随着我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条道路在公路的基础上已经不适应了,随着两边的建筑以及人流车流的增加,2002年市政府从三维桥到十里亭这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拓宽,把原来的绿化带拆掉,这样公路变成了城市道路。双南线,温州人的称呼习惯还是过境公路,在新过境公路还没有建成之前,这条路暂时承担过境公路用。

      沈建国为了减轻压力,交警部门把翠微大道也就是三桥路(原来叫三桥),经过景山隧道,再经过娄东大街与瓯海大道连接,把一条道路作为两条道路的过境功能使用。我们真正确定这条道路属于公路,城市道路的说法并不明确。但这个路权的命名问题,不在交警这里,交警只能在车流分流上作文章。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章魁波
  • [5561]网友:瓜哥 ip地址:[ 125.110.161.*] 于2008-07-16 10:36 发表评论:
    双南线这么大的流量,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昨天就有四车追尾事故,本人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这么大的流量,每一个车距保持最多就是2、3米,前面如果行人穿行,还有双屿一带无牌无证的摩托车、三轮车如此之多,在加上他们的交通意识之差,随意穿行!这样很自然无法使得我们正常驾驶!政府不能只有谈论而没有具体的行动,这样对以我们这些纳税人来说是及其不公平的!我们的的利益叶需要受到合法、公正的保护!政府是服务于人人民的行政机构,人民赋予权利给你们是位的让你们更好的为这么纳税人服务!政府对城市发展不能如此没有把握!温州城市为什吗不能有效的发展,政府是需要好好的反省!!!

    [4667]网友:不哭哭了 ip地址:[ 125.110.132.*] 于2008-07-06 21:59 发表评论:
    额 我不知道双南线在哪里,但是我知道 小南路一样很吵 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额。。。警力不够的话可以分散蹲点额,不需要一直巡逻在几个特别严重的点装上监视设备 对违规的车辆进行扣分 罚款 久而久之 就不会再犯了

    [3750]网友:xzk ip地址:[ 125.108.161.*] 于2008-06-27 13:14 发表评论:
    禁鸣给城市带来良好的居住与生活环境,不但要继续,而且要扩大范围执行。

    [3483]网友: ip地址:[ 220.191.204.*] 于2008-06-23 14:13 发表评论:
    禁鸣是否还执行。

    [3459]网友:叶文 ip地址:[ 125.110.169.*] 于2008-06-22 21:31 发表评论:
    警察叫几个。拿照相机对违反法规的车辆给于拍照和处理。特别对违停的所有车辆。

    [3456]网友:叶文 ip地址:[ 125.110.169.*] 于2008-06-22 21:24 发表评论:
    我希望警察上路管理。白天不是高峰时也没有看到有人去管理。不要讲晚上去管理了。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6 条,查看全部 昵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