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网
-
工商局公布2008年十大维权案例
- 时间:2009年01月13日 08:40 稿源:温州网-温州商报http://www.66wz.com/ 字体:大 中 小
昨天,市工商局消保处发布了2008年十大维权典型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进行逐一点评。
案例一:3月,我市消费者林某在洞头一餐饮店用餐时发现菜中有指甲,双方发生争执,服务员乘机将菜肴倒掉。洞头县工商局对经营者处以罚款7000元。
点评:双方和解不成,应积极主动配合维权机构调解,以免因小失大。
案例二:6月,韩先生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一双标注有“监制:上海××公司”及“生产工厂”字样的皮鞋,售价490元,仅穿两天就破。经龙湾工商分局状元所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生产工厂”是一家小型无照鞋厂,其产品是由上海某公司代销。
点评:选择电视购物时要关注经营主体的资质,理性对待名人效应和现场演示、超低价广告语等。
案例三:3月,郑先生的车开了不到5000公里,就由某特约服务商做了保养。随即车辆出现机油渗漏。服务商认为是郑先生没按“规定”保养。
点评:说明车辆服务商在“诚信”和“责任”方面做得还不够。
案例四:1月,我市查处首例制售假冒防火门案。
点评:配备电梯的大厦在楼道里必须安装防火门,不法商家必将受法律严惩。
案例五: 8月,潘某带女儿到附二医看病时被医托蛊惑,在附近一行医点花500多元为其女儿看病和买草药,服药后病情加重。工商人员对该非法行医点进行了取缔。
点评:“医托”坑害消费者的事例时有发生,消费者应去正规医疗机构看病。
案例六:3月,市区涌金花园40多名业主代表向鹿城工商分局消费委进行联名投诉:开发商所使用的防水涂料存在质量问题。6月,双方签署《和解协议书》。
点评:这是我市消费维权组织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介入调解的第一例关于房屋质量问题的纠纷。
案例七:3月,消费者小金头一天到宠物店花900元买了一只宠物狗,次日死亡。经调解,宠物店一次性赔偿小金400元。
点评:据12315中心统计,近年宠物消费引发申诉明显增多。消费者买宠物应到正规经销商处购买,并切记索要相关凭证,同时应学会正确饲养宠物的方法。
案例八:3月,消费者庄某在某经营户处买了一箱“五粮液”共6瓶,怀疑是假的。经鉴定,四家商户的70瓶“五粮液”中,有38瓶为假冒,27瓶属走私,仅5瓶是真的。
点评:目前一些不法经销商抓住消费者爱买便宜货的心理,以各种幌子借机推销低于正品价格的假冒商品。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及时向工商部门申诉或举报。
案例九:11月,孙某到农资经销部买农药,喷药后每棵柑橘树落果约15公斤。经调查发现,经销商销售农药时告知农药的配比度有误。
点评:经营者者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应真实、准确;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应努力掌握使用技能。
案例十:瑞安市汀田镇一家不锈钢店,骗了莘塍镇一老人公寓多位老人的16000元钱。最后全数追回。
点评: “诚信”是商家的经营宗旨,“童叟无欺”是商家的经营之道,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更不容商家忽视。记者 董冰乐
通讯员 金联媚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
-
相关报道
代表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