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互动报道 > 独家报道 正文

原创频道 体验·记录·分享
  • 谷超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家乡网友发帖祝贺

  • 时间:2010年01月11日 11:48 稿源:温州网http://www.66wz.com/    字体:
  • 谷超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消息在网络上发布后,不少温州网友纷纷叫好。
  • 【专题】谷超豪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 资料图:谷超豪

    视频说明:谷超豪孙家栋获最高科技奖 奖金500万

      【温州网•原创报道】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温州籍知名数学家谷超豪获得殊荣。同时获奖的还有辽宁籍科学家孙家栋。

      据悉,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谷超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消息在网络上发布后,不少温州网友纷纷叫好。“在同一个城市走出如此众多的数学家和数学研究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谷超豪是温州人民的骄傲”网友留言说。(记者:应忠彭)

      点击进入给谷院士贺喜

       相关阅读:

      视频:谷超豪表示把奖献给全体优秀科学家

      谷超豪的数学人生  一生尝尽深奥与抽象

      谷超豪,1926年生,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在苏联留学的时候,谷超豪就因为研究K展空间的新方法而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当时他的主攻方向是微分几何。在1956年中国制订科学发展规划时,谷超豪就是规划的参与制订者之一,当时他和数学界的一些学者联合提出数学领域要重点发展微分方程、概率论和计算数学。1958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辟了星际航行的时代,此时谷超豪敏锐地从中看到了偏微分方程这块国内数学领域的薄弱园地很需要发展。

      1959年,谷超豪从前苏联回国时,他的研究能力和成就已经接近微分几何研究领域的顶峰了,如果继续从事微分几何研究的话,很快就可以出新的成就。但是他并没有继续他的微分几何研究,而是带着当时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几个年轻人一起转向了偏微分方程,并取得重大突破。

      谷超豪的研究横跨数学、物理学科的多个领域。他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奥妙无穷,简直是开发不尽的宝藏啊。”

      1988年2月,谷超豪由复旦大学调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一职,上任伊始,就着手推动中国科大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他的努力下,1992年中国科大“非线性科学”获国家正式立项,谷超豪被聘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大成为国家在该领域研究的南方中心。

      2009年10月20日,“谷超豪星”命名仪式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国际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9月11日发现的、编号为171448的小行星命名为“谷超豪星”。谷超豪在命名仪式上表示,命名是一次极大鼓励,自己在数学研究上只是取得了“一点点建树”,“抚今追昔,我从事数学研究活动已60余年,我一贯认为数学研究要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要不断创新和不断提高,并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

      谷超豪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他甘为人梯,献身基础研究,几十年来为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出一大批高级数学人才和教学科研队伍。在他指导培养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3人,直接指导的博士生中有2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1] [2] 下一页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
  • 昵称: 答案: